上大学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或许很多人都不会明白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进大学这个校园的。那要经历多少辛酸,多少磨练,道路是何其辛苦。但是我明白,知识改变命运,唯有读书才是我改变那祖传下来几亩田地的命运,可以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也正是有了这份执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我的大学梦。
但是农村就是农村,是一个改变不了的现实,家里的贫困曾经好几度让我离开学校。那时,由于没钱盖房子,我的父母把家搬到了别人村子,借着别人不要的房子度过了我的童年。背井离乡的感觉毕竟不好受,除了这个以外,与之而来的还有如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记得那时,我与姐姐在一所小学念书,学费成了家里的一大难题,“没有钱就不要来上学!”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是我的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的。背上书包,离开学校,成了我当时唯一的选择。
究竟还能不能继续上学,我反复地问自己。当父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们好几天没有睡觉,爸妈告诉我一定会让我回到学校的。我当时看着父母为了那上学的四百元学费忙得焦头烂额时,我一度怀疑究竟该不该继续我的“大学梦”。三天过后父母带着我来到学校,手里紧握着那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四百元钱交给了学校。终于,我又背着书包,来到了教室,继续我的学习。也许很多人都不会明白四百元钱有这么难吗?有的人买一件衣服都要好几百,一部手机都要好几千,区区四百元为何难为了我们家这么多天?这个问题也许只有经历过贫穷的人才会明白。
回到学校的我很激动,也很忐忑,不知以后我还会遇到多少这样的问题。但是父母的坚决态度让我明白,唯有学习,唯有取得好的成绩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为此我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终于在2010年8月收到了来自江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我把入取通知书拿回家的时候,妈妈脸上那喜悦的表情,但我仍能感到妈妈沉重的心情。可以用悲喜交加来形容。也还记得我踏上求学路时,爸爸不放心坚持要送我,但是我坚持自己到校,因为我不忍心看到爸爸那双眼神。就这样我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我心里暗下决心要更努力读书,换回父母喜悦的眼神。所有的困难只能成为我的动力,决不能成为我的负累,决不能。
在大学里,我很专心自己的学习,也参加各种活动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父母告诉我,大学学习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好好利用大学这个平台锻炼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来自农村的我知道家里的贫困,而大学的消费水平高,单靠父母的供给难以维持,所以每每到了周末和假期,我都会到外面去寻找兼职,以减少家里的负担,并且在2012年我申请了学校里公寓楼长这份工作,这是学校提供给我们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这些工作虽然不能挣到很多钱,也许在富裕的同学眼中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对于我来讲却是我每个月的生活费,也减轻了我对家里的负担。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在2012年我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的资助。这份奖励令父母倍感欣慰,更让我更加坚定了为自己梦想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也许,这笔国家励志奖学金对很多同学来说只是一部手机或几件衣服的钱,但对于我这些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学生来说却是雪中送炭。因为它可是我们一年的生活费或者是我们一年的学杂费。我清楚的知道,对我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大的收入,它是我父母在烈日下曝晒几个月的血汗钱,它减轻了父母的重担,我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减轻了,我能够更加轻松的面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你更激发了我的学习斗志,你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你让我更加坚信学习能改变命运。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更加体会到国家、学院老师们对我们贫困生学习及生活上无私的帮助,让我深深感受到学院给我的温暖,感受到国家对我们大学生寄予的希望和期待,也感受到了祖国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我一定不能让父母为我担心。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父母,感恩父母。同时我也会牢牢记住国家对于我们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国家,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