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汉大学)于2011年11月获批组建, 2014年10月通过教育部验收,2018年10月通过教育部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实验室专注于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工程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坚持立足武汉地区,面向产业需求,瞄准先进科技前沿,以光电子产品的柔性化、轻量化、环境友好化等问题为研究目标,致力于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材料与技术,引领高性能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并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实验室目前设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二柔性锂离子电池材料与器件;三柔性太阳能电池与器件;四生物医用光电材料;五光电化学材料环境友好化。
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方向,实验室有多年的工作积累,2012年12月联合武汉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联想集团、华烁科技等开展协同创新,成功申报并获批“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相关企业共同承担了科技部“高技术研发计划(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一系列重要课题,在产学研中起到了协同创新的纽带与桥梁作用,2018年柔性显示基板材料PI浆料成功在鼎龙公司进行产业化,2019年已经行千吨级规模的PI浆料产线建设。2018-2019年我们技术生产的PI浆料连续10次在天马流片成功,天马微电子及华星光电认为江汉大学为柔性显示关键材料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柔性电池材料与器件方向,2019年引进了千人计划解明博士、中科院百人计划阳仁强、王德宇研究员,充分利用实验室在柔性电子材料方面多年的工作积累,开展了柔性太阳能电池及柔性锂离子电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汉能集团、东风汽车、吉利汽车、扬子江客车等企业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并在江汉大学校园内建设并试运行了国内最大面积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项目;
生物医用光电材料方向,是光电新材料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领域,2013年5月江汉大学在省、市组织部门的支持下,引进了陈勇(目前任重点实验室海外主任)等一批法国专家,成立了交叉学科研究院,目前已在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检测、光响应药物控制释放、微流控器件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工作;
光电化学材料环境友好化研究方向,为实现在产品生产源头解决电子产品抛弃后的环境污染问题。实验室2015年3月成立了环境健康研究院及院士工作站,以环境中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影响机制为核心,重点针对电子产品中相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暴露途径、致毒机制等展开相关研究。力争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在电子产品污染所致的环境与健康影响上取得国际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同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环境友好型光电材料过程中。
实验室针对光电子产业发展亟需的相关化学材料及技术问题,紧密联系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材料与技术,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努力建成在国内有特色、在国际上有影响、学术上有创新、方法上有突破,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具有一流的研究环境、开放和竞争的管理机制,面向国内外开放的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新增仪器设备总值2360万元,仪器设备总值达4860万元,拥有激光粒度拉曼光谱仪(英国Renishaw inVia)、超高分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日立SU8010)和钨丝灯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 S-3400N)、4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Bruker AVANCE 400)、倒置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TEM)、多晶X-射线衍射仪、皮秒和频光谱仪、高性能的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LC/MS/MS串联质谱仪、组合式荧光寿命与稳态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红外-热失重联用仪、电化学工作站、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磁控溅射镀膜机、反应离子刻蚀机、微型量热仪等分析仪器设备。
实验室重视产学研结合,所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如“甲基环己基次磷酸铝”阻燃剂、电磁屏蔽材料专用磷系阻燃导电胶膜”等已经成功产业化,并为相关企业带来可观直接经济效益。另外,“ACF各项异性导电胶中试项目”成功后已获得企业认可,进行放大试验正在进行中。该项目的目标产品属生产制造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长期被日韩厂商所垄断,因此这一项目进展在产业配套方面意义重大。
实验室与行业前沿企业积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联想、天马、华烁等大型企业均已建立联合实验室,学生在这些行业龙头企业的实习已经常态化,企业能更直接地培养储备所需的专业性、针对性人才,互利双赢。
实验室重视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实验每年选派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加拿大、英国等著名科研结构交流和合作。目前与西安大略大学合作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已经正式运行。
网站链接:https://optoelec.jhun.edu.cn/